返回旧站
师生风采

    【2021届研途风采】廖开妍:博观约取行科研,实干为先践真知

    2021-06-24    作者: 吴彦君    审稿: jjxy    点击量:

    个人简介:廖开妍,中共党员,98858vip威尼斯下载2018级硕士。参与国家社科项目、四川省社科项目在内的研究课题十余项,参与四川省农业“10+3”急需紧缺人才的编制以及温江农高区人才规划的撰写,参加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一次并担任评估报告的主要撰写人。2018年获第十二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铜奖,2020年获第六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累计发表9篇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cssci1篇,北大核心1篇。

     

    研学从良师,厚积以薄发

     

       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正是在这样的老师杨锦秀教授的带领下,廖开妍开启了自己的研学之路。2018年3月,时至大四的廖开妍就机缘巧合地与杨锦秀老师分为同组,开展了她的第一次调研。廖开妍坦言,第一次调研是很迷茫的,准备的匮乏和框架的欠缺让她整个过程中无法准确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以至于在撰写调研报告的时候无从下手。如果说调研中的无法适从阻击了廖开妍的科研兴趣,那么调研途中杨锦秀教授进行的访谈则让她深深感受到了科研的魅力。杨教授用亲身实践循循善诱着同学们如何去开展工作,如何进行访谈,更是使廖开妍明晰了在调研过程中自己如何准备和抓取重点:从琐碎的生活轶事切入到对潜在调研元素的敏锐感知,从抽茧剥丝的逐层深入到对关键要点的精准提炼。这段经历更是激励着她毅然保研本校,投身到三年如一日的科研项目中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廖开妍清楚地明白要做好科研,第一步就是理论的填充以及知识的分解。因此,自从研一进来以后,她便定下了文献阅读每日计划,力保高质量阅读和广泛性积累,正是这样日渐充分的知识积累让他在接下来的调研中能够汲取到了更多有用的信息,在后面的科研、学习和项目申报中引发了更多的思考,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和理解。另一方面,科研很重要的不仅是理论,还有计量,计量主要是用在论文和课题中,用来论证假说的正确性,所以在研一的时候她理论和计量两手抓,熟悉计量模型,反复带入计算,打牢了计量基础。

       论文撰写也是一个不断尝试和修改的过程,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学术更是如此。万事开头难,廖开妍仍记得第一次写小论文的时候自己无从下笔的感受,更是记得当时杨锦秀老师对自己论文的每一句话甚至标点符号都做出了批注,深感论文写作不易的她开始去知网上看大量的文献,广读、泛读,但凡是导师和师兄师姐提过的好一点的期刊,不管论文内容是涉及什么方面的她都要进行仔细阅读,然后记录论文里很有深意,值得思考的地方。谈及论文,廖开妍强调:“论文不能光看不动,一定要自己动笔”。正是在一直不断敲又不断删的过程中,她逐渐明晰了自己的观点,理清了论文写作的逻辑,写出来第一篇小论文。“现在回头来看,其实万事真的开头难,第一次动笔甚至不知道怎么搭框架,可是当自己系统的写了第一篇论文以后就会发现原来写作好像没有那么难,只有自己动笔才能引发更多的思考,才能更深入的展开研究,把知识学以致用。”廖开妍谈到。

     

    实践行真才,深耕践真知

     

       在学院良好学术氛围的熏陶以及自身的不懈积累之下,廖开妍逐渐熟练了科研的各类流程,可以得心应手地处理科研项目,并参与到了导师的国家社科项目之中。国家社科项目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是精准扶贫,而廖开妍负责的板块是从宏观层面用计量方法对扶贫效果的的测度。在做项目之前她就参与了第三方评估,通过调研了解脱贫攻坚的实际情况,然后梳理政策文件、政府报告、论文文献,最后搭框架写报告......每个项目廖开妍都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将更准确的结果呈现在报告之中,精益求精地做好了自己的部分。对于此次项目,廖开妍谈到:“能作为杨老师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是非常幸运的,能够为扶贫事业贡献出一份微薄的力量我也感到非常的荣幸。”

       每年暑假廖开妍的师门都会开展针对课题调研的田野调查,深入基层,收集一手数据。正是在这过程中,廖开妍深入了农村基层,实地了解到农村发展困境与底下的生活水平深深地震撼了廖开妍的内心,让她开始更加深入思考自己身为98858vip威尼斯下载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更激励着她运用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为农村精准扶贫做出贡献。在研究生期间,凭借着学院提供的科研平台和各类专项计划,廖开妍积极参与了研究课题累计十余项。从国各类社科项目,到软科学课题,项目主题始终围绕着“农村人力资源与脱贫攻坚”展开。此外,廖开妍还参加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一次,并作为评估报告的主要撰写人,同时还参与了内容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专著的撰写,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感恩奉献,全力以赴”的精神内涵。

       全身心地付出带来了不一样的收获。廖开妍提到,尤其是作为科研人员,能够亲自实践为帮扶基层农民做出贡献给她自己带来了众多非凡的感悟:一是在于知识面和眼界的拓展,每一次调研都去不一样的地方,接触不一样的人,这些调研收获的不仅仅是数据,还有不一样的感悟和知识,能引发廖开妍的思考,让她的科研更有实际价值;二是在于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每一次调研之前都要经过充分的准备,包括问卷的设计、地点的抽样、出行的安排以及和当地政府的对接等等,出行以后还要随机应变突发事件,这些都是对个人能力的锻炼;同时,亲身体验到农村的贫苦生活,亲眼见到贫瘠的土地和乡亲们被劳累侵蚀的身躯,廖开妍感受到了莫大的作为科研人员的责任与使命感,正是这份为乡亲做实事,助力乡村振兴,强农兴农的使命感驱动着她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精进,越走越远。

     

    厚德而博学,经世以济民

     

       怀抱着专于科研,精于科研的追求,廖开妍最终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共发表了一篇CSSCI论文和一篇北大核心论文。在致力于发表CSSCI论文时,廖开妍敏锐地选择了“粮食安全”的主题,因为就她而言,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对实现乡村振兴、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好自己对宏观方面也是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就针对这方面开始做出了计划准备。从花费大量时间阅读相关专业论文,再到参加农村经济的相关会议,深入讨论粮食安全的相关课题,廖开妍做了充足的准备,撰写了有关粮食安全的论文进行投稿。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除了论文专业理论逻辑过硬的硬实力之外,廖开妍敏锐察觉到的和期刊征稿方向十分契合的论文选题更是她能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CSSCI论文的重要因素。

       除科研之外,廖开妍还积极多方涉猎,在竞赛领域有所成就。其中,廖开妍率领着团队在2020年的“互联网+”大创项目中取得了四川省金奖的好成绩。“我认为每一次竞赛都是一种成长,眼界的开阔。于我们团队而言,与其说是‘互联网+’大赛是一场比赛,更确切说是一段成长,一次修行。”廖开妍如是谈到。从PPT做到像素级精美,到商业计划书做到“立起来的ppt”,廖开妍和整个团队始终坚持共同奋斗。她坦言,作为一支不成熟的创业团队,经历竞赛的洗礼,团队都有些成长,明白了“最好的BP,永远是下一版”,从竞赛体会到的精神是她最大收获,最宝贵的东西。

     

       凡此过往,皆为序章。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正是无数次的埋首实干,抬头思索成就了廖开妍科研路上的枚枚勋章。望向未来,廖开妍满怀希望地谈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要做好那个阶段的规划,不要求细致入微,但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管遇到什么挫折,要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生活和科研都没有那么多输赢和对错”。

    Copyright © 2015 98858vip威尼斯下载-2024最新版App Store 版权所有